培训的发展趋势之一:微培训
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,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学习方式,老师在前面讲,学生在下面听,这种学习方式从古代的私塾,到现在,以及到将来,都不会消失,这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学习方式,可以收到其他方式影响,不可能被取代。
虽然传统的学习方式效果有保证,我们也需要关注最新的学习方式。当我们过完二十一世纪的头个十年之后,“微博、微信、微营销、微电影、微公益……”伴随着当前“微”在各领域的兴起,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“微时代”。微时代的信息爆炸,以及快节奏生活,使得碎片化学习流行,俨然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趋势和表征。
同传统方式的学习不同,碎片化学习以“短、平、快”为特征。学习者由于没有大块的完整时间,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,便不可能面对知识结构完整、内容烦冗的课程体系。于是,微课程、微培训便应运而生。
何为“微”?即为小。小则灵活多样,易于嵌入,易于互动,易于操练,易于掌控。因其小,微培训往往呈现出简单化、草根化、易传播和显性化的特点,这样的培训往往立竿见影,带来的显性成果往往比较直接,显而易见,因此,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欢迎,它是应整个社会对多元学习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兴培训模式。比如,我们关注微信公共平台,我们浏览微博学习一些烹饪、穿衣、健身技巧等。但是,伴随着日益升温的“微培训热”,我们也必须警惕“碎片化”的微培训。
所谓“碎片化”,原意指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,社会学借用这一概念来形容一种非良性状态,即当一个社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,此时传统的社会关系、社会结构及社会观点的整一性——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,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——瓦解了,代之以一个个利益族群和“文化部落”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“碎片化”分割。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。但在当代学习型社会,因时间的分散和分割而形成的碎片化学习,却绝不意味着课程内容的碎片化、知识结构的碎片化、方法体系的碎片化等。我们不能走向“碎片化”微培训,不能片面追求“量”,忽视“质”;追求“速食”,忽视长效效应;追求功利,忽视实效的培训。
微培训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,我们可以大胆采用,但是一定要注意程度,注意使用的方式,要和传统的,其他各类有益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,不断利用各种方式,学习各类知识,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素质。
苏州兴华培训中心整理。
兴华校址: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金山南路27-14号 0512-66578193